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三章 賢將

關燈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熊荊熟知的歷史中,一戰施裏芬的旋轉門計劃也有過類似困境。旋轉門計劃是左翼收縮,將法軍主力吸入德國境內,同時右翼迅速經過比利時,快速迂回法國左翼。可結果,左翼軍隊根本不願意後退收縮將敵人吸入,反而拒敵於國門之外,使法軍更早後退,增加了其躲避來自左翼致命勾擊的可能。

什麽是體制問題?這就是體制問題。任何人都解決不了體制問題,就像任何人都不可能提著自己的頭發讓自己懸空一樣。

熊荊感嘆天欲亡楚,淖狡沒有反駁。不是因為熊荊是大敖他不敢反駁,而是事實確實如此,完全沒有辦法解決。一旦解決,不是現在這個楚國徹底陷入混亂,就是現在這個楚國永遠不覆存在。

楚國憂慮的不僅僅是社稷的存亡,還憂慮內部的嬗變;秦國則相反,她早就為統治一個囊括天下的帝國做了長久的準備。她現在只要滅亡楚國,列國就會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去,不再費吹灰之力。而要滅亡楚國,擋在她面前的只有楚軍十四個師。

這十四個師按編制接近九萬人,但如果細算戰卒,卻只有六萬兩千多人,如果師旅滿編的話。如果不滿編——這種情況很常見,冷兵器時代永遠是非戰損大於戰損,哪怕楚軍建立了這個時代所能建立的完善衛勤制度,戰時每年因此減員的士卒仍高達數千人——那可能最多不超過六萬人。

如此單薄的兵力,秦軍十倍於楚軍,然而王翦仍然安排好完軍務後帶著斧鉞趕往懷縣,這一次,衛繚沒有在懷縣城外等他,等他的是趙高。

“老臣見過大王。”郡守府明堂,不再是王翦與趙政獨對,王綰、隗狀、馮去疾、李斯、韓非、茅焦、郎晟……,大秦的重臣全在明堂之上。

“寡人急召大將軍來朝,乃為亡荊一事。”拜王翦為大將軍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現在更改此前的一言之命也必須眾目睽睽。趙政開門見山直說急召王翦入朝的原因,然後道:“越君為賊,陰殺武都侯趙嬰,荊人巫舟擊芝罘港,戰舟毀,其後又攻芝罘,沈舟百餘,焚數百。

荊人知其國將亡故避遷於海,羋良人本月已往蓬萊。早則下月,遲則四月荊人便舉國避遷。舟師數月不覆,已不能鎖其海。故寡人欲下月與荊人戰之,以亡荊國。大將軍以為如何?”

縱使趙政不說這些背景,王翦也已很清楚當下的情況。舟師在芝罘大敗,雖然保留了大部分欋手,但戰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覆。而且,即便有千艘戰舟,也不能封鎖楚越長達五、六千裏海岸。阻止荊人避遷於蓬萊是不可能的,而下月便決戰……

“敬告大王,下月與戰,老臣恐不勝荊人。”王翦硬著頭皮說出這句話,就這一句趙政便擰起了眉頭,也讓明堂上的群臣嘖嘖直響。

“秦軍六倍於敵,大將軍何以不勝?”趙政語調冷靜,不再像剛才那樣帶著期望。

“兩月前秦軍方撤至沙海,士卒多以為老臣老朽,懼荊人也。”王翦咳嗽兩聲,如此說道。“下月將卒見老臣忽與荊人戰,心中必疑,自然不勝。請大王收回成命,另擇賢將。”

“另擇賢將?”趙政目光恨不得變成鉅刃,將王翦的心剖開,以知悉他內心真實的想法。王翦感覺到了他的註視,不敢擡頭,目光低垂看著自己的長滿老繭的雙腳。登堂不但要脫履,還要脫襪,尤其是謁見君王長者,更要脫襪。

看不到王翦的臉,只能看到王翦滿是白發的首,再聽到他有些壓抑不住的咳嗽,良久之後趙政輕嘆一口氣,道:“大將軍老矣。”

“老臣……”這時候王翦才擡起頭來,雙眼渾濁,目光無神,他再度請求道:“老臣年已六十,確老矣,故老臣請大王更擇賢將。”

“唉。”趙政還是嘆氣。有些話不好明說,強要決戰王翦必然請辭。可他請辭了,自己又能以誰為將呢?蒙恬?蒙恬年少,其大父又是楚系所薦,很不好用。趙勇,趙勇此前就是個城令,上過戰場,可從未指揮過數萬大軍,幕府中是無人。白林,白林此時率軍在隴西,再說他也沒有指揮過幾十萬大軍,沒有堪用的腹心與謀士……

沈默間,趙政秦國所有將軍全都想了一遍,包括那個說不清是完成了君命、還是未完成軍命的章邯。因為說不清他到底有沒有擋住荊人,所以沒有族誅,但全族被罰為鬼薪。如果他的話沒錯,那他是第一個擋住荊人的將軍。

明堂上趙政沈默,已打定主意借老病遁走的王翦除了咳嗽還是咳嗽。至於堂上諸臣,大王前兩天剛剛憤怒的將國尉解職,後急召大將軍王翦至朝,顯然是心意已決,他們只能在一邊看。

“然大將軍以為當以何人為將?”沈默了良久,趙政才問出這句話。

“老臣、”王翦忍住咳嗽,“大王,此時不過對峙兩月,荊人銳氣仍盛,非要與戰,恐……”

想到軍中那些老秦士卒,王翦還是小心的勸了一句。他還沒有說完趙政就拂袖打斷,“王將軍所言寡人知矣。然下月不與荊人相決,荊人便避遷於蓬萊,他日再攻天下以覆荊國。”

“我大秦今日可亡荊,又何懼他日荊人再覆?”王翦也嘆了一句。

他只是一介武人,不清楚趙政到底在憂懼什麽。難道說,大秦的軍隊會像大秦的秦半兩那樣迅速貶值?今年可以買到一頭牛,明年就只能買半張楚紙?

這在他看來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與楚軍的交戰中,楚軍人數雖然是越打越少,可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卻是,楚軍越打越強。楚國由一個病怏怏的只求續命的弱國,變成一個幾乎可以亡秦的強國。楚軍能做到的事情,秦軍為何做不到?

王翦難得不本分一回,思考不該由他來思考的問題。可惜趙政對他的勸告一點兒也沒有聽見去,他很清楚自己要幹什麽。

“王將軍退下吧,明日至太廟以歸斧鉞兵符。”趙政不再看王翦,他的目光筆直的穿過大門,看向明堂外風景。春日已至,河水就要大漲,秦軍戰舟將在鴻溝上橫掃荊人。此戰之後天下再無荊國,也不會再有荊國貴族。

“召蒙恬。”群臣就要開口詢問不以王翦為大將軍,那要以何人為大將軍時,趙政嘴裏吐出了蒙恬的名字。

即便是名將之後,也不是說想做大將軍就能做大將軍。蒙恬的優勢是在於它繼承了父親蒙武以及大父蒙驁帳下的謀士與舍人。這不是白林那種無人幫襯獨自爬起來的都尉能比的,也不是趙勇這個年老守成的鹹陽令能比的。蒙恬雖然年輕,可只要幕府商議出具體的戰法,他要的事情不過是做一個決斷,同時承擔這個決斷的代價。

而趙政,他考慮的不是選擇哪位將率,而是選擇哪個幕府。蒙恬雖少,但蒙恬的幕府久經戰陣。

謁者來到設在沙海的秦軍幕府召蒙恬至朝,謁者剛宣讀王命,蒙恬耳中便一片轟鳴,居然一個字也聽不清。好在腹心蒙珙在一旁提醒,他才沒有失禮,“請謁者稍待,恬即刻啟程。”

大王急召王翦,王翦推說有軍務需處置,必要第二天才啟程。召蒙恬,蒙恬恭敬的說即刻啟程。謁者聞言臉上微笑,等蒙珙將兩對白玉璧奉上時,他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

“敢問大王此次相召,不知所為何事?”蒙珙見謁者高興,連忙問道。

“乃大喜之事。”謁者收了蒙珙的玉璧,總要說一些東西。

“大喜之事?”得聞與王翦相好的國尉解職,蒙珙大約猜到了是什麽事,但只是心裏猜,不敢說。謁者不知他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遂在他耳邊低語了兩句。

“據聞大將軍已奉還斧鉞兵符。”寢帳之內,蒙恬正在仆臣的伺候下沐浴更衣,蒙珙一進來就把仆臣女子揮退。

蒙恬好像沒有聽到的他話,直到澆起浴桶內的熱水洗了一把臉,他才道:“大將軍不欲與荊人速戰,可大王卻欲與荊人速戰。此次相召,當使我為將,然……”

三十四歲便被拜為一國大將軍,這是足以告慰大父、父親的榮耀。可王鬥吏是什麽人?他都知難而退,自己繼為大將軍,肯定不是什麽好事。如果接過那柄斧鉞,他便要面對那種幾千人奔跑沖矛的矛陣,便要面對神鬼莫擋的巫器,便要面對高出己方戰馬一個馬頭的鐵騎,便要面對一人就抵十萬士卒的荊王……

想到這些蒙恬剛才的興奮消失的無影無蹤,一陣乏力。蒙珙知道他的意思,他又走近幾步,這才說出一個久藏心底的秘密:“荊人巫器並非不可破。”

“啊?!”蒙恬聞言立即從浴桶裏赤裸裸站起來,水霧繚繞間他盯著蒙珙發呆。蒙珙對著他笑。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